《智斗"小三"的爆笑兵法:诉讼不如"送温暖"》
当发现配偶和"隔壁老王"打得火热,与其急着找律师,不如先准备一套《感动中国》BGM。毕竟在法庭上声泪俱下地控诉,效果可能还不如在小区广场用大喇叭循环播放"王先生您昨晚落在我家的假发"来得立竿见影。
律师朋友说最近接了个奇葩案,原配起诉第三者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,结果法庭调解时才发现——被告其实是某婚恋网站的AI聊天机器人。法官挠着头说这得算产品责任纠纷,建议原告去告程序员。(此处应有一键三连的同情)
最绝的是某位大姐的操作:她给丈夫的小情人寄了张感谢卡:"感谢妹妹帮我分担育儿压力,随信附上孩子暑假补习班缴费单,您方便时把下季度抚养费直接转给老师哈~"三天后,第三者主动拉黑了她丈夫所有联系方式。
专业情感调解员老李告诉我,他们行业现在都备着三样法宝:计算器(算共同财产)、投影仪(播聊天记录)、以及...瑜伽垫(防止原配当场动手)。据说有次调解到一半,当事人突然集体做起平板支撑,因为律师说"消耗体力有助于冷静思考"。(这波操作我给满分)
所以啊,与其研究起诉第三者的108种法律条款,不如琢磨怎么把《甄嬛传》的宫斗技巧现代化。比如把情敌拉进闺蜜群天天发减肥视频,或者在情人节给老公订99朵玫瑰...送到对方公司前台。记住我们的口号:让法律成为最后的温柔,让脑洞成为最初的武器!(当然以上纯属虚构,真正的感情问题还是要好好沟通)